农村俗语:“大门高过堂,家败人丁亡”,是啥意思,有何说法?

恒达娱乐

你的位置:恒达娱乐 > 业务范围 > 农村俗语:“大门高过堂,家败人丁亡”,是啥意思,有何说法?
农村俗语:“大门高过堂,家败人丁亡”,是啥意思,有何说法?
发布日期:2024-07-22 05:21    点击次数:54

“大门高过堂,家败人丁亡”,这句话既是农村俗语,又是民间风水顺口溜,还是农村民居修建格局民俗禁忌。农村还有类似的俗语,如“门楼高过堂,家人必定哭”,意思是一样的,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。

图片

现在很多人对大门民俗禁忌的历史背景不太了解,认为这是古人的一种风水观念,有的人还认为是一种迷信观念。

有的人还举例说,现在一些新建的农村院落,大门高过堂的人家有很多,尤其是那些从事跑运输业的人家,由于院子要停放大货车,院子的大门修得比较高大。还有一些种粮大户,家里要储放农资和粮食,修建的大门可以让大货车出入,一般把大门修得比较高大。这些人家不都好好的吗?哪里出现所谓的“家败人丁亡”的情况?他们由此得出结论,这句旧时农村俗语有多荒谬,是不正确的。

我国传统俗语的产生,有其深厚的社会背景。这句俗语中的观点,最早出现在《黄帝宅经》,书中有“五虚五实”之说,其中“宅门大内小”为“五虚”之一,“宅大门小”为“五实”之一,书中对“五虚五实”说法是“宅有五虚,令人贫耗;五实,令人富贵。”

明清以后,特别是清中后期,“大门高过堂,家败人丁亡”这句话,散见于各类民间风水书籍中,并成为农村流传的俗语和风水顺口溜。大门不能高过堂,这也成为民居修建中普遍遵守的规则,也可以说是禁忌。

大门或者门楼修建的民俗规则,从历史上来看,首先是因为古代社会等级森严,因朝廷规则而形成的一种习俗,这是源头;其后才被民间纳入风水学之中,成为民居的风水习俗,这是后来衍生的习俗。

图片

1、我国古代大门有什么样的等级制度?

在封建社会,房屋不是想怎么建就怎么建,房屋间和架的数量,朝廷有严格规定,比如,明朝规定皇帝宫殿的最多间数为十一间,清朝规定皇帝宫殿缩为九间,其他王公大臣按照等级递减,到普通百姓的正屋,只能是四架三间。

古代大门也同样如此,比如说,朝廷对王府大门的间数、门饰、装修、色彩都要按照规制执行。清顺治九年(公元1652年),清廷规定:

“亲王府正门广五间,启门三,绿色琉璃瓦,每门金钉六十有三。世子府门钉减亲王九分之二,贝勒府正门五间,启门一。”

我国传统民居的大门通常分为两种样式,一种是屋宇式大门,另一种是墙垣式大门。这两种大门在封建社会时期是社会地位和身份等级分明的体现。

屋宇式大门。此类大门开在房屋的开间内,这种房屋一般为对座屋,也就是正堂(正屋)前面的房屋,利用开间做大门。屋宇式大门又分为大门、广亮大门、金柱大门、如意门等。这些大门与农村普通百姓没有关系,古代的广亮大门、金柱大门的民居,家里非富即贵,而民居中的如意门等,都是殷实人家。因此可见,屋宇式大门的等级的差别非常明显。

图片

墙垣式大门,也就是开在围墙之间就墙而开的大门,旧时传统民居的大门,大多属于这种墙垣式大门。我国北方农村四合院和三合院的墙垣式大门,有清水脊门、花轱辘钱门、道士帽门、随墙门,南方农村则有牌楼式、楼门式、杆栏式等大门。

由于墙垣式大门为普通农家的大门,大门的样式非常灵活,有简单的,也有小巧复杂的,有高大一些的,也有低矮一些的。但是,大门再高大,在民居整体格局中,也不能“高于堂”。

2、大门不能高过堂,具体指什么?

前面已经介绍了,农村传统民居的院子大门,普遍采用的是墙垣式大门。现在农村新式楼房就更是如此。

在农村,人们根据不同的大门建筑风格,对大门比“堂”要高的禁忌,因大门的不同,其具体所指的大门部位也有所不同,通常分为两层意思:

一是门楼式的大门。通常来说,门楼的楼顶不能高过正屋(这里的“堂”指正屋或主屋,有的地方称正堂),同时,大门的门洞上面空间的高度,不能超过堂屋(这里的“堂”是指堂屋,或者厅堂)顶板的高度,也有的地方认为不能超过堂屋或厅堂门楣,也就是门上方门框上部的横梁。

图片

二是篱笆式大门。篱笆式大门,现在又称栅栏式大门。此种大门比较简单,没有门楼,也是就墙而开,一般是两扇门对开,两侧分别立有大门的门柱,主要是起到固定门扇的作用。大门的门柱比门扇稍高。因此,这种大门对门扇的高度,不能超过堂屋顶板的高度。当然,不同地方风俗不太一样,也有一些地方风俗,大门门扇的高度,不能超过堂屋或厅堂门的门楣。

3、为什么会有大门不能高过堂的风俗?

其一,先从传统农村的民居格局来看

传统民居院子格局就像是一个小社会,也是一个家庭的组成,是有一定等级规则的,也就院子的房屋有主次之分。

民居中的主,就是主屋,也称正屋、正堂,坐北朝南的房屋为北屋,古代以南面而坐为尊,因此皇宫正殿、官衙正厅都是坐北朝南。因此,主屋处于统治地位。厢房,四合院中的倒座房及其他一些附属建筑均为配房,皆为主屋的配角,处于从属地位。

如果说主屋是一个人的躯干,配房是四肢,大门就是一个人的“冠带”(古人的比喻),也就是帽子和腰带。在传统民居中,所有的配房都不能高于主屋,即高于堂。可以说是同样高,但是,按照农村传统习俗,配房比主屋要稍矮一点(一尺以内,也不能太矮)。配房的门同样也不能高于正屋的堂屋门。

如此,院子大门虽然很重要,但其重要性远不及配套房。一些农村传统习俗,大门的门楼连高过配房(指厢房、倒座房)都不允许,更不用说高过主屋了。

图片

其二,从封建社会礼法来看

旧时农村,如果配房高于主屋,大门的门楼比主屋高,或者大门的门楣高于堂屋的门楣,从农村民俗方面来说叫“欺主”,从封建社会礼法方面来说叫“大逆不道”。

在封建社会时期,普通民居的门饰、装修、色彩不按照规定,触犯的封建礼法,就是一种“僭越”,比如大门不能有龙的图案或雕塑来装饰,大门前不能摆放狮子等。

这种限制同样也体现在大门门楼的高度上,如果不加以限制,农村普通人家的大门就会越建越豪华,越建越高大,这是古代封建统治阶层不能容忍的,因此就用礼法加以限度。而一些封建礼法在实施过程中,久而久之就变成了民俗习惯。

4、“大门高过堂,家败人丁亡”的说法是迷信吗?

民居通常是为了满足生活中的基本需求,然而,在社会生活中往往又被视为社会地位的标志。大门又是住宅中最能体现主人社会地位的建筑,被人们称为“面脸”。

图片

旧时,我国农村历来有一种习惯,一旦家里富裕起来了,都喜欢建房,而为了突出自己在当地的身份地位,总认为自家的住宅越大越豪华越好,这样就会出现对奢华住宅的过度追求,造成两种不良的后果:一是造成社会的攀比之风,从而造成对社会物质资源的浪费。二是会容易授人之柄,为家里招灾引祸。

曹雪芹在《红楼梦》中所写荣国府修建大观园,其奢华的程度,连回家省亲的贵妃贾元春都感叹太过分了,这也为贾府后来被抄家留下了隐患。小说的这一题材来源于曹雪芹家的一段史实。曹雪芹的祖上曾任江宁织造,官阶为五品,只能算是一个小官,但是,就是这样一位五品官员营造了一座令两江总督、江苏巡抚等咂舌的江南织造府第。后来的结果是江南织造府第被查抄,当时官场同僚都拍手称快,曹家也因此败落。

我国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度,在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。在这两千多年里,很多有智慧的人,往往身居小院小宅,有的甚至居陋室,得以善终,并保全子孙。而有一些贪官酷吏、土豪劣绅,因僭越建筑等级制度,被列入“十恶”之罪中的前四条,遭遇横祸而“家败人丁亡”。

图片

在封建社会,那些有权势之家尚且如此,农村普通百姓之家,不管是房屋也好,大门也罢,只能遵守建筑等级制度,宁可居小房子,开低矮的大门,也不敢有丝毫僭越,否则,就可能带来牢狱之灾,甚至丢掉性命。

这也就是过去农民众之所说,“大门高过堂,家败人丁亡”的真正原因。并不是现在有人所说的迷信,而是史实。

当然,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度,后来被古代风水界吸纳其学说之中,同时也被编写成民间俗语,这也就不难理解了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Powered by 恒达娱乐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